发布日期:2025/9/4 9:56:57 访问次数:167
2025年9月3日,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,河北外国语学院3.2万名师生通过电子大屏与897个班级双屏智慧黑板,集中收看大会实况,共观“九三”阅兵式,一起见证庄严历史时刻。
铁甲洪流激荡爱国情怀 跨屏共唱凝聚青春力量
上午9时许,当雄壮的国歌声通过高清屏幕响彻校园,各教室、会议室内的师生自发起立,齐声高唱国歌。目睹受阅部队铿锵列阵、铁甲战车轰鸣而过、战机梯队划破长空的震撼场景时,现场数度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。
国际航空旅游学院23空本2班王提在直播结束后表示:“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,是正义和邪恶、光明和黑暗、进步和反动的大决战。面对侵略者,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,以血肉之躯筑长城,以巨大的民族牺牲,为拯救人类文明、保卫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。让我们更真切地明白了‘来之不易’这四个字的千钧重量。今天举行的阅兵式不仅展现了中国力量,更传递出对和平的珍视,这种‘铭记历史、缅怀先烈、珍爱和平、开创未来’的精神,是全世界共同的价值追求,作为新时代大学生,我们要更加努力学习专业知识,将来为国家对外交流做出更大贡献。”
传媒学院邬宝硕老师表示:“在观看阅兵仪式时,学生们自始至终都保持着高度的专注和肃穆。当抗战老兵的画面出现在屏幕上时,我看到很多同学都自发地鼓掌,眼神中充满了敬意,有的同学甚至眼眶湿润。而在看到整齐威武的受阅部队和先进的武器装备时,同学们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,还不时发出惊叹声。这些反应让我深刻感受到,同学们对抗战先烈的崇敬之情是真挚而深厚的,他们为国家的强大感到由衷的骄傲。”
国际视野传递和平理念 外籍教师化身文化使者
来自保加利亚的外教高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:“这次阅兵非常壮观,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说: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!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!’中国通过这次阅兵,向世界展示了自己的实力,同时也传递了和平的理念,我会通过课堂讲解、图片展示、视频播放等多种方式,向外国学生介绍中国的抗战历史,向他们介绍这次阅兵所体现的精神,我想让外国学生知道,这些精神不仅是中国的,也是世界的,它们对于人类的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,能够从中国的抗战历史和阅兵精神中汲取力量,为自己的国家和世界的发展做出贡献。”
红色基因融入教学体系 立体化育人培植家国情怀
阅兵式结束后,各班级辅导员、任课教师与同学们一起立即围绕“抗战精神在当代大学生中的体现”“如何将抗战精神融入日常学习和生活”“抗战精神对个人成长和国家发展的意义”等开展主题交流活动,师生们热烈讨论,互相分享观礼感受,书写心得体会。
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东霞介绍,学校积极探索创新思政教育模式,构建“大思政课”工作新格局,目前已与华北军区烈士陵园、中节能(石家庄)环保能源有限公司等达成协议,双方将围绕党建共建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。比如,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开参观学习,让学生在实地体验中感受革命精神;邀请专家学者、烈士后代走进校园举办讲座,讲述革命故事,赓续红色文脉;共同开发红色文化课程,将红色文化纳入学校思政教育体系,打造特色鲜明的“大思政课”品牌。
从历史镜鉴中汲取力量 以青春之我续写新篇
“历史是一面镜子。以史为鉴,才能避免重蹈覆辙。铭记历史,不是为了延续仇恨,而是要共同引以为戒。”学校副董事长、执行校长习伟教授在总结中强调,“我们要更多地组织师生走进抗战纪念馆,开展红色研学活动;同时在专业课中融入家国情怀元素,开展爱国主义教育。我们希望通过一系列举措,让师生们不仅‘看过’阅兵,更能读懂阅兵式背后所韵涵的伟大抗战精神,把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,以压倒一切困难而不为困难所压倒的决心和勇气,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。”
这场跨越时空的精神洗礼,让三万两千名师生在铭记历史中汲取前行力量。正如学生代表在交流中所言:“当战机编队飞过天安门上空,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国之重器,更是和平发展的坚定承诺。新时代的河外学子,定当以专业能力为笔、以家国情怀为墨,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征程中书写青春答卷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