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河外要闻

三下乡 | 河北外国语学院学子涿州行:传承红色基因,践行青春使命

发布日期:2025/8/28 9:12:36 访问次数:77

2025年7月6日至7月7日,河北外国语学院西意葡语言学院由闫博文、张晔、陈维熙、郑欣悦、周阅达、许志贤、牛润、门思琪、张诗奇、高梦悦、何宗原等同学组成的“普润涿水”三下乡团队,以爱国主义实践团身份奔赴河北保定涿州市,开启大学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之旅,深挖红色文化,厚植爱国情怀。

1.追溯红色记忆,感悟历史厚重

实践团走进党中央毛主席进京驻涿纪念馆,追寻红色足迹,串联峥嵘往昔。成员们或驻足聆听讲解,凝视刺刀、手枪套等珍贵文物,感受革命岁月的厚重;或围坐于“进京赶考之路”地图前热烈研讨,回溯党的奋斗征程,让红色历史深植于心。

2.探寻历史脉络,汲取奋进力量

离开纪念馆,实践团踏入涿州博物馆。在红色主题展区,从古老器物见证的烽火岁月,到文献资料记载的革命故事,成员们穿梭于历史长廊。凝视着承载红色记忆的展品,聆听讲解中那些为家国抗争的过往,大家深刻领悟到,红色文化是城市底蕴的厚重注脚,更是激励当代青年勇担使命的精神源泉。

3.铭记苦难历史,筑牢使命担当

最后,团队来到涿州市练庄村八一三惨案遗址。惨案留下的伤痛印记,无声诉说着往昔的悲壮。成员们肃穆而立,在遗址前追思遇难同胞、缅怀革命先烈。这段沉重历史,让大家深知和平来之不易,更坚定了传承红色精神、守护家国安宁,以青春之姿践行责任的决心,让红色基因在铭记与反思中永续传承。

这支由不同专业学生组成的团队,秉持对爱国主义教育的热忱,在参观学习中交流感悟,将红色精神转化为奋进动力。他们以实际行动,诠释新时代青年传承红色血脉、担当社会责任的决心。

青春逢盛世,实践正当时。河北外国语学院“普润涿水”团队的涿州之行,是红色基因传承的生动实践。未来,期待更多青年以青春之名,赴时代之约,让红色精神在实践中熠熠生辉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