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河外要闻

河北外国语学院:万国建筑交响曲中的文化育人场域

发布日期:2025/7/21 9:44:02 访问次数:171

在石家庄元氏县红旗北大街1218号,一座占地两千余亩的现代化校园以“万国风情”为设计理念,将全球建筑文化精髓熔铸于一砖一瓦之间。河北外国语学院新校区构建起一座没有围墙的世界文化博览园,让师生在建筑美学中感受文明的对话与交融。

地域文化基因:从汉唐风韵到云贵秘境

汉唐教学楼以飞檐斗拱、朱红立柱重现盛唐气象,成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实践课堂。与之相邻呼应的云贵教学楼整体造型宏伟壮观,建筑采用苗侗吊脚楼元素,屋顶呈现出典型的中国古建筑特色,黄色的琉璃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,彰显出庄重与典雅,多层结构搭配整齐的窗户排列,既体现了传统建筑的对称美,又融入了现代建筑的简洁与大气。

这种地域文化表达并非简单移植。无论是汉唐楼,还是云贵楼,都是中国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扬。正如建筑工程学院王教授所言:“每一根梁柱都是文化解码器,让学生在触摸建筑肌理时读懂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。”

国际文化符号:从红场雄姿到北美极简

远东教学楼以克里姆林宫红场为蓝本,直插云霄的尖顶与赤红砖墙构成强烈视觉冲击。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福远教学楼采用米黄与亮白搭配,顶部圆顶尖梢自成一体。

这种建筑语言的国际化表达具有深层教育逻辑。学校与82国427所高校建立合作,每年有超千名外籍师生驻校交流。建筑成为无形的文化翻译器,消弭着跨文化交流的壁垒。

文化育人生态:从建筑美学到精神地标

万国图书馆以“知识宝鼎”为设计意象,可藏纸质图书600万册。图书馆底部用巨大的宝鼎做底,用“开卷有益”之意的打开的书卷做顶,整个建筑雄伟壮观,又具有浓厚的书香气息。

以蒙古包造型打造的民族团结楼,宛如一颗镶嵌在校园里的文化明珠。那圆润的穹顶、流畅的线条,既完美复刻了蒙古包的传统韵味,又巧妙融合现代建筑技艺。它不仅仅是一座建筑,更是民族团结的象征,承载着各民族文化交融的梦想,静静诉说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和谐篇章。

从大中华办公楼的雕梁画栋到实训楼的淡灰立柱,从超级澡堂的北欧极简到学生公寓的中式庭院,147万平方米建筑空间构成立体育人矩阵。学校独创的“5层22个框架工作法”将建筑功能细化为286个育人场景,使每面墙都会说话、每条走廊都成为第二课堂。正如那句话:“我们建造的不是钢筋水泥的容器,而是承载文明火种的诺亚方舟。”